E小说 > 都市小说 > 四合院之走出泥潭 > 第157章:快速响应的华北无线电零部件厂

  在与许国达成了初步意向后,宋锐泽就急急忙忙去找他上面的老领导。
  当宋锐泽疾步如风闯进老领导的办公室后,他的老领导听声音就知道八成是他又来了,因此继续批阅这自己桌子上的文件,头也不抬地问道。
  “小宋啊,说了你多少次,都专业回地方了,你这个性子也应该改改了。”
  看见老领导如此说自己,宋锐泽虽然有一点不好意思,但是还是说起了正事。
  “以后一定改,今天我过来主要是给老领导你报告个好消息,就是晶体管项目有眉目了。”
  听到宋锐泽这样说,老领导终于放下了笔,抬头看向宋锐泽,然后说道。
  “这么快就有成果了,你们不是前段时间还在要经费吗?”
  听到老领导这样问,宋锐泽赶紧解释了一下,并且说明了许国所提出来的要求。
  “老领导,你看这个事情是不是特事特办一下?
  如果能进行合作研究,咱们的晶体管项目起码能够提前很多时间,而且还能够节省经费。”
  面对这个宋锐泽的请求,老领导一手撑着下巴,一手手指在桌上有节奏地敲打了一会儿,在经过综合考虑后说道。
  “也不是不行,不过这实验室的地点不能放在你们厂区内部,尤其是不能放在你们现在新建的醉仙桥厂区。
  在那边工作的实验室人员在完成相关研究或者是项目撤销之前,不要再接触厂里的保密项目以防止意外造成泄密的可能。
  另外咱们自己的锗晶体管项目也不能就这样放弃,必须做到有备无患。
  基本准则就是这样,你回去研究一下,弄细致一点,然后打个正式报告上来,我这儿可以马上就给你批复。”
  听到老首长这样说,宋锐泽啪的一下,立正敬了一个军礼。
  “是,老首长,保证完成任务!”
  然后宋锐泽就火急火燎滴就往自己工厂赶,看着以前自己手下的虎将就这样跑了,老首长摇了摇头,然后就继续开始批复书桌上的文件。
  回到无线电厂后,宋锐泽就安排自己的秘书帮自己起草项目报告。
  在这个年代,军转干部坐实不少,宋锐泽算是里面最杰出的人员之一,要不然也不会把他安排到华北无线电零部件厂担任厂长。
  但是术业有专攻,起草项目报告这些琐事还得由秘书来做,这样才能做到又快又好。
  当然除了前面交代自己的意图,在报告完工之后宋锐泽还是会仔细审阅,再加以修改的。
  第二天,在宋锐泽拿着几易其稿的正式报告急急忙忙的就去找老领导。
  在他急急忙忙离开办公楼之后,就有好奇的办公室同事开始询问其它的秘书为什么自家厂领导这么慌忙,是不是工厂里又发生了什么大事。
  面对同事的询问,厂长秘书王瑞想着想,考虑到自己帮着厂长起草的项目报告里面本身就要求项目部按照厂子里的保密条例来执行,于是就回应说。
  “最近外面有单位自筹资金,找咱们工厂合作晶体管项目,厂长因为这个事情急着向上面打报告。”
  听见厂长秘书这样说,那位好奇的同事有一点不解道。
  “外面单位找咱们厂合作?!
  这不可能吧,现在咱们厂子可是全华夏在半导体方面最强的,我们现在都没有申请下来经费,竟然还有单位敢自筹资金来搞这个项目。
  我可是听说北都大学之前搞硅晶体管项目,烧了很多钱,最后都没有研究出来像样的成果,难道现在还有单位敢自筹资金来搞?”
  对于好奇同事的说法,秘书王瑞笑了笑,然后才揭秘说。
  “北都大学能有几个钱,咱们厂长这回可是找了一个海外华侨来合作,咱们只管出人,出少量资金就行了。
  哦,另外北都大学这回也会参与进来,考虑到实验设备和原材料这些都会由那位海外华侨来负责提供,我估计这回成功的可能性很大。”
  听到秘书王瑞这样说,那位好奇的同事更加好奇了。
  “咱们工厂可是保密单位,进工厂之前可是要向上查三代的,上面会允许咱们与海外华侨进行合作?
  不可能吧!”
  秘书王瑞得意的说。
  “这你就不知道了,这次合作基本上相当于对方委托我们进行硅晶体管的工业化生产工艺研发。
  因为所有的基础资料和资金都是对方提供的,所以厂长才向上面打报告申请特批。
  嗯,你家那小子是不是最近在找工作啊?”
  秘书王瑞的突然转折让那位好奇的同事一下子懵了,他疑惑的问道。
  “是啊,这小子高中毕业高不成低不就的,都在家里闲了两个多月了。
  怎么了,前两天不是给你们说过吗,难道说你帮我问到有什么好工作了?”
  面对对方的询问,秘书王瑞神神秘秘地说。
  “这不是工作马上就来了吗?你家小子高中毕业,多多少少也能算上一个知识分子。
  现在厂子里要是与对方合作成了,肯定是要进行招工的,总不成那边实验室让那些高级知识分子去做杂活吧。
  我给你说,如果不出我所料,咱们派过去的一个工程师,至少也得配一两个助手。我估计全部从厂子这里往那边派不太可能,所以说你让你儿子早点做下准备,到时候说不定能够在那边实验室上班。”
  ……
  在这个消息传出去过后,很快就传遍了华北无线电零部件厂。
  别看这是个军工保密单位,在不涉及到保密要求的时候,内部传递小道消息的速度并不比其他任何工厂慢。
  在宋锐泽拿到上面的正式批文的时候,工厂工人子弟里面已经有三四十号人在谋划实验室助手的工作。
  当然也有口头说作为军工厂就不应该与外国来的华侨合作,应该强调保密的,但是这些人里面家里大多都是没有待业青年的。
  不知道是不是因为这个时候华夏急缺晶体管,或者是因为宋锐泽办事太过雷厉风行,在与许国初步商定好后的第三天,宋锐泽就开着车来找许国去看选定的实验室。
  到了上车的时候,许国都还觉得速度有点快,因此他问道。
  “咱们正式协议都还没签,你就已经把场地协调下来了?”
  看到对方如此惊讶,宋锐泽一边开车一边得意地说。
  “大领导说过,天地转,光阴迫。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
  我们的这个项目当然也得赶快,国外的硅晶体管都已经商用一阵子了,我们要是不抓紧时间,怎么对得起国家?”
  等到许国被宋锐泽待到他找好的场地后,他当时就发现原来对方直接和大学协调让出来一个现成的实验室。
  在带领许国参观实验室的时候,宋锐泽直接就说出来自己的想法。
  “我已经询问过厂里的工程师和学校里的教授,前期的实验可以先在这里做。
  至于你那边的机器设备,如果这里合适就直接安装在这里,如果不合适,那么我们马上就根据需要修建新的实验室。”
  看到对方如此干劲十足,许国很是高兴。
  “行,等下我们就把协议的几个关键点确定一下,今天就把它签了。
  至于技术资料和机器设备,我马上就叫人从香江运过来。
  当然为了稳妥起见,运过来的时候就不走海路了,免得半路被对岸给劫了。
  你协调一下从光州到北都的火车,等我把机器设备从香江船运到光州后争取第一时间就运过来。”
  原本许国是打算把实验室安排在保安县的,当时他觉得自己直接就用空间运送过去就好了。
  毕竟那里完全由自己掌控,而且又与香江只隔了几公里,根本不会有人去想自己到底是怎么把机器设备运过去的。
  现在既然实验室已经安排在了北都,又是与华夏国营大厂和顶尖大学进行合作,所以必要的货运流程还是要走的。
  虽然时间耽误了点,但是不至于让自己的秘密暴露。
  在签订了协议过后,许国就乘坐华北无线电零部件厂协调的飞机飞到了光州,在从光州回到香江后,许国就亲自安排了一艘小货轮载着设备开往光州。
  在光州港一靠岸,就马上有华北无线电零部件厂安排的货车来码头提货。
  本来为了安全起见,宋锐泽又打算协调这边的军车来这边拉这批机器设备的,在许国的坚持下,他才放弃了。
  “上下货的时候轻一点!”
  “货物捆扎好了吗?千万不要马虎大意。”
  不知道是不是因为担心,专程和许国飞到光州的宋锐泽虽然知道这回安排的都是老师傅,个个经验丰富。
  但他还是在从船上卸货装车的时候反复进行强调,生怕把珍贵的仪器设备给弄坏了。
  在出发之前,他还检查了安排过来的每一辆车。
  等到了火车站之后,他又把这个程序再次重复了一遍。
  看着这个国营大厂的厂长如此的工作态度,许国不由感叹华夏的复兴是有道理的。
  当然他还是发出了自己的疑问。
  “宋厂长,这个事情你安排个技术员来做就好了,何必亲力亲为。”
  面对许国的疑问,宋锐泽不好意思地说。
  “让你见笑了,我是军人出身,自从转业到华北无线电时我就知道我在专业领域里面肯定是帮不上忙,也就只能给工厂里面的科学家们打打下手,做好后勤服务工作。
  在无线电厂里干了这么久,对于这里面的门道,现在也多多少少了解了。
  关于上晶体管项目我们华北无线电已经商量过好多回,项目论证也搞了很多遍。
  我知道晶体管今后必将取代电子管,但是我们国家却没有,老大哥那里有,但是却不是在援助项目之内。
  所以说我急呀,但是急也没有用,工厂里缺经费的地方多了,事情再急也要分个123出来。
  我们的技术薄弱,要想凭自己的力量攻克晶体管,除了缺资金还缺配套。
  所以工厂里一直没有把这个项目拿来申请立项,本来说明年打算立项锗晶体管的,毕竟听下面的工程师说那个要稍微简单一点,能尽快出成果。
  但是没想到你这儿来了这个机会,所以我当然得把握住。
  这些机器设备是金疙瘩,可不能让它有所闪失了。”
  看着眼前这位才40来岁的转业干部,听着他所说的,许国不由心生敬佩。
  “那今后就劳烦你辛苦了,北都那边我不会经常过去,但是但凡有需要,你尽管来联系我。
  我和你一样,不是搞技术出身,但是做好后勤工作也是没问题的。
  我知道现在国内在原材料方面与国外有很大的差距,想来之前北都大学试着搞硅晶体管项目,不成功的主要原因大概也是因为这个。
  所以说在原材料方面,我这里会帮着解决。
  当然在具体工艺定型后,我还是希望国内能够解决原材料的自给自足问题。
  毕竟在大规模生产的时候,我这边再敞开供应容易出问题。”
  许国知道,半导体行业很多时候受限于基础化工。
  在后世南高阳国与立邦发生贸易摩擦的时候,立邦就曾经对南高阳限制出口制造芯片所需要的化工原料。
  所以说他在这个时候特别叮咛,希望宋锐泽能够提醒国内在基础化工方面加大投入。
  当然他也知道,很多时候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现在的华夏国内在工业投入方面差不多是一个锅盖盖几口锅,完全不够用。
  重点项目有很多,一时半会儿还轮不到重点投入到与电子产业相关的基础化工上面。
  听了许国的提醒,宋锐泽叹了一口气,很是无奈地说。
  “谢谢提醒,但是要想做到真的很难。
  如果可能的话,到时候还是希望你能帮着提供一点原材料,我们这边好生产出来产品,重点满足国家重点项目。”
  面对对方这样的请求,许国怎么可能拒绝?
  “这我只能说尽量,到时候看生产的具体工艺再说。如果可能的话,到时我看能不能引进相关的原材料生产技术。”

(https://www.eexsw.com/siheyuanzhizouchunitan/707687422/)


1秒记住E小说网:www.eexsw.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eexsw.com